在遥远的古代,人类的祖先还处于以采集和渔猎为生的时期,他们活动的场所是森林、草原、江河、湖泊。由于没有水上工具,深水的鱼群,可望而不可得;河对岸的野兽,可见而不可猎;洪水袭来,来不及逃避就得被淹死。他们在与天斗、与洪水猛兽斗的长期斗争中增长了才干,增添了智慧。自然现象使他们受到了各种有益的启发。“古观落叶以为舟”,就反映了我们祖先早期对一些物体能浮在水面上的认识。也许正是因为这种自然现象,才引起人们航行的念头。人骑坐在一根圆木上,就可以顺水漂浮;如果他还握着一块木片,就可以向前划行。如果把那根圆木掏空,人就可以舒适地坐在里面,并能随身携带上自己的物品。这就是人们创造的最早的船——独木舟。以后人们又逐步学会了就地取材,制造了简单、平稳、装载面积较大的筏。筏的种类较多,有木筏、竹筏、皮筏等。
原始社会出现的独木舟和筏,使人类在征服江河的斗争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到了大约三千多年前,我国就开始出现了木板船。木板船出现以后,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也为船舶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造奠定了基础。随后人们又在长期航行的实践中,创造了利用风力行驶的船——帆船。初期的帆不能转动,只有风顺时才能使用,风不顺就只有落帆划桨。后来人们在航行的实践中逐步发现,即使不顺风,只要使帆与风向成一定的角度,帆上还是能受到推船前进的风力,于是人们又创造了转动帆,在逆风的情况下,船也能前进。
我国的帆船,在世界上是相当有名的。早在秦代我国就能造出长达三十米、宽六至八米,能载重6万公斤的漂洋过海的大帆船——海船。到了汉代,就能制造百尺楼船。到宋代,已可制造载重20万公斤以上的大船。明代郑和下西洋乘坐的宝船,已长达140米,宽达60米。
自从人类创造了帆船以后,帆船运载着人们在世界的海洋上来往,直到十九世纪,世界上一些大型的船还是帆船,有的帆船,桅杆高达30米,挂帆30多面。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帆终于被机械所取代,帆船也逐渐发展成为装有引擎的船,最先代替帆的是蒸汽机。开始的汽船是由明轮推进的,然后又发展成为螺旋桨推进,接着人们又陆续发明了涡轮机、柴油机、汽油机和核动力装置。
造船的材料,也由早期主要用木材发展到近代主要用钢铁。有些现代的小船又采用玻璃纤维和塑料制成。
由于造船材料和船的行驶动力的不断发展,人们造的船越来越大,装载的人和货物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完善,航程也越来越远。
中国是一个拥有漫长海岸线和众多岛屿的国家,也是拥有众多江河湖海的国家。远古时期,人类以采集和渔猎为生,“逐水草而居”。为了进行水上活动,就必须利用和制造渡水工具,最早的舟船就开始出现了。早在1万年到4千年前,人类用古斧、古凿以不断成熟的木工技术,制造出独木舟。独木舟的出现,开始了中国造船业的历史。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5千年前制作的独木舟。这是山东半岛荣成独木舟。这是隋朝双体复合独木舟。这三只独木舟印证了从新石器时代到隋朝的四千多年间,中国的木船制作技术,已有了长足的发展。
三国赤壁之战的斗舰
斗舰的舷侧设有女墙,下开棹孔;舷内又建女墙,重列战格,人在船中,没有后顾之忧。所称斗舰,即用于战斗的舰只。这种斗舰在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中,孙权、刘备联军率斗舰数十艘,驶近曹操军营,同时放火。火借风势,大破曹营,致使曹军水师全军覆没。赤壁之战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水上战例。
隋代龙舟
隋炀帝曾率庞大船队三次巡游江都(扬州)。隋炀帝乘坐的龙舟,上建四层建筑,有正殿、东西朝堂,全部用金玉装饰,下层为内侍住处。龙舟航行全靠拉牵,拉纤壮丁达八万人,奢华程度,令人咋舌。从造船的规模和工艺看,已经是十分精美、豪华。
宁波出土的宋代海船
它的突出特点是设有松木制成的龙骨,并设有6道水密舱壁,壳板底部装有减摇龙骨,这一技术比外国要早600年。
唐代游舫
游舫,是继隋代兴起航行在大运河上、为官宦乘坐的大型豪华游览船。最大的长达20丈,上建5层舱楼。船的结构、造型精美灵巧,雕琢玲珑剔透,装饰金碧辉煌,工艺已是炉火纯青。
大澳船
是广东粤东沿海地区早年使用的拖网渔船,也做货运船。它造型特点是前窄后宽,形似水鸟,船首一对渔眼,看起来有虎虎生气。大澳船航行起来平稳快捷,至今仍有沿用。
两头船
是明代战船。因两头装舵,可以做到东风西驰,西风东行。航行中可以旋转,进退自如,十分灵活。
客舟
在汴河中行驶的有货船、渡船、游船等,客舟只是其中一种。它造型美观,结构紧凑合理,是唐宋时期造船高水平的集中表现,在中国造船史上有特殊位置。
宁波船
大部是在温州、宁波建造。船底有龙骨,首尖尾阔,靠帆航行。
清代广东水师快船
这种船的特点是有风时用帆,无风时划桨,回转灵活,航速快捷。鸦片战争时期,清朝广东水师提督就使用这种战船。
王爷船
闽台两地一种民俗活动使用的渔船。王爷,是民间对瘟神的尊称,在祭祀王爷过程中,将真船小舟、彩船放入海上漂走,名曰送瘟神。毛泽东《送瘟神》一诗中“纸船明烛照天烧”,就是描述这种民俗活动的情景。
雅克萨抗俄战船
清顺治七年(1650),沙皇俄国侵占中国雅克萨城,之后还不断侵犯我松花江,康熙皇帝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巡视松花江,并亲自调兵遣将,康熙二十四年(1685),共调兵3000人建造战船百艘,收复雅克萨并逐出侵略者。1689 年,签定了举世闻名的《中俄尼布楚条约》,船首设红衣炮两尊,可轮番发射,必要时可运到陆地上使用。
南京船
是明未清初航行在长江下游以北近海一带的货船,是中国古代优秀帆船的一种。
郑成功战船
郑成功是明清时期收复台湾的名将。南明永历15年(1661年),郑成功率将士数万人,乘坐这种船从厦门出发,于台南禾寮港登陆,围攻荷兰总督所在地赤嵌城,迫使荷兰总督投降台湾重回祖国怀抱。这种战船立下卓著功勋。
郑和宝船
(宝船,并非船装饰如宝。系郑和称“三宝太监”):明代郑和下西洋乘坐的便是这种船只。它长125米,宽48米,深12米,排水量1700吨。当年郑和统领将士27800人,宝船10余艘,遍访东南亚、印度洋南岸、东非南岸等30多个国家。宝船船队规模宏大,航海技术精湛,航海区域广阔,政治、经济影响深远,为世界所瞩目。
闽南渔船
又称白底船,用来运输和捕鱼。它结构坚固、装饰秀丽,在闽南一带广泛使用。
戚继光抗倭战船
戚继光是明代抗倭名将,蓬莱人,原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在家乡蓬莱经营海防10余年。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奉调浙江抗倭,1562年又赴福建沿海,官至总兵。戚继光统率的战船是福建沿海建造的大福船,大福船高大如楼,可容百人。据载,依大福船之上抗击敌人,矢石火炮居高临下而发,遇到敌人小船,象耕地一样把敌船耕沉。经过几次大型海战,两年后平定了东南沿海倭患。建国以后,戚继光抗倭大福船成为北京军事博物馆重点展品。
1.红木
所谓“红木”,从一开始,就不是某一特定树种的家具,而是明清以来对稀有硬木优质家具的统称。
紫檀:产于亚热带地区,如印度等东南亚地区。我国云南、两广等地有少量出产。木材有光泽,具有香气,久露空气后变紫红褐色,文理交错,结构致密、耐腐、耐久性强、材质硬重细腻。
黄花梨:为我国特有珍惜树种。木材有光泽,具辛辣滋味;文理斜而交错,结构细而匀,耐腐。耐久性强、材质硬重、强度高。
酸枝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主要产地为东南亚国家。木材材色不均匀,心材橙色,浅红褐色至黑褐色,深色条文明显。木材有光泽,具酸味或酸香味,文理斜而交错,密度高、含油腻,坚硬耐磨。
花梨木:分布于全球热带地区,主要产地东南亚及南美、非洲。我国海南、云南及两广地区已有引种栽培。材色较均匀,由浅黄至暗红褐色,可见深色条纹,有光泽,具稍微或显著轻香气,纹理交错、结构细而匀耐磨、耐久强、硬重、强度高,通常浮于水。东南亚产的花梨木中是泰国最优,缅甸次之。
鸡翅木:分布于全球亚热带地区,主要产地东南亚和南美,因为有类似“鸡翅”的纹理而得名。纹理交错、不清楚,颜色突兀,木材本无香气,生长年轮不明显。
综上所述:“红木”家具的特点为:
优点:
1)颜色较深,多体现出古香古色的风格,用于传统家具。2)木质较重,给人感觉质量不错。3)一般木材本身都有自身所散发出的香味,尤其是檀木。4)材质较硬,强度高,耐磨,耐久性好。
缺点:
1)因为产量较少,所以很难有优质树种,质量参差不齐。2)纹路与年轮不清楚,视觉效果不够清新。3)材质较重,不轻易搬运。4)材质较硬,加工难度高,而且轻易出现开裂的现象。5)材质比较油腻,高温下轻易返油。
2.橡木
橡木属麻栎,属山毛榉科,树心呈黄褐至红褐,生长轮明显,略成波状,质重且硬,我国北至吉林、辽宁南至海南、云南都有分布,但优质材并不多见,优等橡木仍需要从国外进口,优良用材每立方达近万元,这也是橡木家具价格高的重要原因。
橡木家具的特性:
优点:1)具有比较鲜明的山形木纹,并且触摸表面有着良好的质感,2)档次较高,适合制作欧式家具
缺点:
1)优质树种比较少,假如采用进口,价格较高。2)由于橡木质地硬沉,水份脱净比较难,未脱净水制作的家具,过一年半载才开始变形。
3)市场上以橡胶木代替橡木的现象,普遍存在,假如顾客专业知识不足,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利益。
3.橡胶木
橡胶木原产于巴西、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内产于云南、海南及沿海一带,使乳胶的原料。橡胶木颜色呈浅黄褐色,年轮明显,轮界为深色带,管孔甚少。木质结构粗且均匀。纹理斜,木质较硬。
优点:切面光滑,易胶粘,油漆涂装性能好。
缺点:橡胶木有异味,因含糖分多,易变色、腐朽和虫蛀。不轻易干燥,不耐磨,易开裂,轻易弯曲变形,木材加工易,而板材加工易变形。
4. 杉木
杉木是杉科常绿乔木,为我国南方特产的速生用材树种。其特点是生长快,产量高,用
途广。干形通直园满,木材纹理通直,材质轻韧,强度适用,气味芳香,抗虫耐腐,是我国
重要的商品用材。
杉木是我国分布较广的用材树种,东至浙江、福建沿海山地及台湾山区,西至云南东部、
四川盆地西缘及安宁河流域,南自广东中部和广西中南部,北至秦岭南麓、桐柏山、大别山。
在这个范围内有大面积的杉木人工纯林,也与马尾松、毛竹及其它阔叶树种组成的混交林。
杉木垂直分布的上限因风土不同而有差异, 湖南西南部、广西北部、广东北部、江西南部、福建北部、浙江南部等是历史上杉木的著名产地,
杉木的用途
木材纹理通直,结构均匀,早晚材界限不明显,强度相差小,不翘不裂。木材容重0.39,每厘米年轮数平均3.0,晚材率22.0%,干缩系数(体积)0.386,顺纹抗压极限强度358千克/平方厘米,静曲极限强度661千克/平方厘米,端面强度285千克/平方厘米。材质轻韧,强度适中,质量系数高。具香味,材中含有“杉脑”,能抗虫耐腐。杉木是中国最普遍而重要的商品材,广泛用于建筑、桥梁、造船、电杆、家具、器具等方面。树皮可盖屋顶,单宁含量约10%。侧枝可制木桶及桶柄。根、皮、果、叶均可药用。
5.栎木
俗称柞木。重、硬、生长缓慢,心边材区分明显。纹理直或斜,耐水耐腐蚀性强,加工难度高,但切面光滑,耐磨损,胶接要求高,油漆着色、涂饰性能良好。国内的家具厂商多采用柞木作为原材料。国内厂家多用栎木作为家具用材:华日、华丰、汇丰、双叶
栎木的缺点:
1)生长缓慢,生长周期长,优质树种较少。2)胶结要求很高,轻易在接缝处开裂。3)加工难度高,存在较多的加工缺陷。
6.胡桃木
胡桃属木材中较优质的一种,主要产自北美和欧洲。国产的胡桃木,颜色较浅。黑胡桃呈浅黑褐色带紫色,弦切面为漂亮的大抛物线花纹。黑胡桃非常昂贵,做家具通常用木皮,极少用实木。
7.樱桃木
进口樱桃木主要产自欧洲和北美,木材浅黄褐色,纹理雅致,弦切面为中等的抛物线花纹,间有小圈纹。樱桃木也是高档木材,做家具也是通常用木皮,很少用实木。
8. 桦木
桦木年轮略明显,纹理直且明显,材质结构细腻而柔和光滑,质地较软或适中。桦木富有弹性,干燥时易开裂翘曲,不耐磨。加工性能好,切面光滑,油漆和胶合性能好。常用于雕花部件,现在较少用。易分特征是多“水线”。桦木属中档木材,实木和木皮都常见。产东北华北,木质细腻淡白微黄,纤维抗剪力差,易“齐茬断”。其根部及节结处多花纹。古人常用其做门芯等装饰。其树皮柔韧漂亮。蒲人对此极有感情,常镶嵌刀鞘弓背等处。唯其木多汁,成材后多变形,故绝少见全部用桦木制成的桌椅。
9. 枫木
枫木分软枫和硬枫两种,属温带木材,产于长江流域以南直至台湾,国外产于美国东部。木材呈灰褐至灰红色,年轮不明显,官孔多而小,分布均匀。枫木纹里交错,结构肾细而均匀,质轻而较硬,花纹图案优良。轻易加工,切面欠光滑,干燥时易翘曲。油漆涂装性能好,胶合性强。
10. 松木
松木是一种针叶植物,它具有松香味、色淡黄、疖疤多、对大气温度反映快、轻易胀大、极难自然风干等特性,故需经人工处理,如烘干、脱脂去除有机化合物,漂白统一树色,中和树性,使之不易变形。
11. 榉木
重、坚固,抗冲击,蒸汽下易于弯曲,可以制作造型,钉子性能好,但是易于开裂。为江南特有的木材,纹理清楚,木材质地均匀,色调柔和,流畅。比多数硬木都重,在窑炉干燥和加工时轻易出现裂纹。
新西兰松:色泽淡黄,纹理通直,干燥易,变形小,力学强度中等,加工性能好适宜制作家具和各种木制品.
阿根廷松:颜色偏黄,密度比较大,轻易开裂,色差比较明显
巴西松:颜色淡黄,文理清楚,力学强度中等,适宜制作家具和各种木制品。
俄罗斯松:与东北松是同一产品,只是因为国界的不同而已,所以假如说是采用俄罗斯松,根本没有必要进口。而东北松的种类很多,红松,白松。白松包括很多类,樟子松、鱼鳞松、冷沙都是东北松,樟子松易变色,而冷沙是其中质量最差的一种松木,根本没有多少的用处。
12.鹅掌木
国内鹅掌木产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国外鹅掌木产于美国东部及南部各州.边材呈黄白色,心材呈灰黄褐色或草绿色.年轮略明显,论间呈浅色线,管孔大小一致,分布均匀.纹理交错成一块板,结构甚细而均匀,有光泽.
鹅掌木易加工,刨削面光滑.干燥快而不开裂,宜用作雕花件,油漆和胶合性好.
13.杨木
我国北方常用的木材,其质细软,性稳,价廉易得。常做为榆木家具的附料和大漆家具的胎骨在古家具上使用。这是所说的杨木亦称“小叶杨”,常有段子般的光泽,故亦称“缎杨”,不是本世纪中才引进的那种苏联杨、大叶杨、胡杨等。杨木常有“骚味”,,比桦木轻软。桦木则有微香,常有极细褐黑色的水浸线。这是二者的差别。
14.杜木
亦称“杜梨木”,色呈土灰黄色,木质细腻无华,横竖纹理差别不大,适于雕刻。旧时多用此木雕刻木板和图章等。曾见山西商号所用微雕商标雕版,方寸之内人物、舟车,山川、屋宇等精致之极,并有数百蝇头小字于其上,令人叹为观止。此版即杜木镌成。
15.柏木
柏木有香味可以入药,柏子可以安神补心。每当人们步入葱郁的柏林,望其九曲多姿的枝干,吸入那泌人心脾的幽香,联想到这些千年古木耐寒长青的品性,极易给人心灵上以净化。由此可知,古人用柏木做家具时的情境。柏木色黄、质细、气馥、耐水,多节疤,故民间多用其做“柏木筲”。上好的棺木也用柏木,取其耐腐。北京大堡台出土的古代王者墓葬内闻名的“黄肠题凑”即为上千根柏木方整洁堆叠而成的围障。可取香气而防腐。可见其在木植中级别之高。
16.樟木
在我国江南各省都有,而台湾福建盛产。树径较大,材幅宽,花纹美,尤其是有着浓烈的香味,可使诸虫远避。我国的樟木箱名扬中外,其中有衣箱、躺箱、顶箱柜等诸品种。唯桌椅几案类北京居多。旧木器行内将樟木依形态分为数种,如红樟、虎皮樟、黄樟、花梨樟、豆瓣樟、白樟、船板樟等。
17.核桃木
山西吕梁、太行二山盛产核桃。核桃木为晋做家具的上乘用材该木经水磨烫蜡后。会有硬木般的光泽,其质细腻无性,易于雕刻,色泽灰淡柔和。其制品明清都有,大都为上乘之作。可用可藏。其木质特点只有细密似针尖状棕眼并有浅黄细丝般的年轮。重量与榆木等。
18.楸木
民间称不结果之核桃木为楸,楸木棕眼排列平淡无华,色暗质松软少光泽,但其收缩性小,正可做门芯桌面芯等用。常与高丽木、核桃木搭配使用。楸木比核桃木重量轻,色深,质松,棕眼大而分散,是区别要点。
19.楠木
是一种极高档之木材,其色浅橙黄略灰,纹理淡雅文静,质地温润柔和,无收缩性,遇雨有阵阵幽香。南方诸省均产,唯四川产为最好。明代宫廷曾大量伐用。现北京故宫及京城上乘古建多为楠木构筑。楠木不腐不蛀有幽香,皇家藏书楼,金漆宝座,室内装修等多为楠木制作。如文渊阁、乐寿堂、太和殿、长陵等重要建筑都有楠木装修及家具,并常与紫檀配合使用。可惜今人多不识之,常以拜物心理视之,觉得质不坚不重,色不深不亮,故而弃之。行内人视其质地有如下称呼:金丝楠、豆瓣楠、香楠、龙胆楠。另外,在山西等地民间,常称红木黄梨等硬木为“南木”,原意应为自南方的木材。乍听起来却极易与此“楠木”混同,不可不知。
20. 水曲柳
水曲柳主要产于东北、华北等地。呈黄白色或褐色略黄。年轮明显但不均匀,木质结构粗,纹理直,花纹漂亮,有光泽,硬度较大。水曲柳具有弹性、韧性好,耐磨,耐湿等特点。但干燥困难,易翘曲。加工性能好,但应防止撕裂。切面光滑,油漆,较粘性能好。
桐油
一种工业用防腐植物油。由油桐子(子含油30-41%)所得的干性油。主要为桐酸的甘油脂。淡黄色,半透明,具有粘性大、耐酸碱和渗透性强等特点,但耐温性较差。木船用以涂抹材料表面,有隔水、隔潮和防腐的效果。桐油还可用作捻缝油灰的调和剂。
秀油
桐油加入少量辅料炼制而成的一种防腐油。以四川省秀山县产品质量较优而得名。浓度大于桐油,快干性较强,而渗透性较差,宜作桐油的保护层。
洪油
桐油加入少量辅料炼制而成的一种防腐油。以湖南省洪江产品质量较优而得名。性能与秀油同。浓度大于桐油而小于秀油。
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
兴化传统木船制造技艺源于宋代,主要分布在兴化市竹泓镇。因竹泓镇地处苏中里下河地区,是有名的“锅底洼”,这里的群众生活、出行、劳作等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船,故相继出现了制作木船的手工作坊,由此而形成了独特的木船制造技艺。清朝末年至近代,是兴化传统木船制造技艺的成熟、兴盛期,竹泓镇有造船作坊 20 多户,以周、郑、陈、王、冯、崔、李等几大姓为主,所造木船用途已由农用、渔用拓展至交通、商贸、邮运等领域,并建立了专门的行业组织“森福会”。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竹泓的工匠们在传承传统木船制造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技艺更加精良,并有了新的发展。目前,全镇专业从事木船生产的工匠近 70人、50 余户,年产各类小木船近 4000 条,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渔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景区、观光旅游等领域,产品行销全国 10 多个省、市,并已有 300 多条木船销往日本、荷兰、德国等国家。
基本内容及艺术特征
兴化木船制作主要以老龄杉木为主要原料,制造沿海捕捞生产的海船等大船也选用部分桑树、榆树,辅以铁钉、麻丝、石灰、桐油等。造船过程中的生产工艺采用纯手工操作。整个造船工序主要分10 个部分: 1. 选料、备料;2. 断料、配料;3. 破板;4. 分板;5. 拼板;6. 放样;7. 投船;8. 打麻、填灰;9. 油船;10. 下水。兴化木船的种类主要有鸭船、秧船、渡船、龙船、披风船、捣网船、拉网船、长鱼船、脚划子、海溜子、旅游船等。制作木船的器具主要有大锯、大料锯、狭条锯、刀锯、木尺、角尺、墨斗、划齿、斧头、牵钻、手钻、槽刨、短刨、粗刨、滚刨、长刨、送钉、分凿、钝口镰凿、快口镰凿、灰齿、码口、斜刹、走刹、盘头、拉夹、扒箍、麻绳、千斤夹钳、斫凳、灰臼、铁钉、铁锔等 40 余件。兴化木船制造技艺工序多,且环环相扣,工艺难度很大。兴化木船船体轻盈、小巧、灵活、美观,可用于农业生产、渔业生产、观光旅游等多个领域。
主要价值
兴化传统木船制造技艺是千百年来苏中里下河地区水乡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的结晶,是中国舟船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船文化延续发展的直接表现形式,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兴化传统木船在现代生活中仍发挥着作用,具有一定的经济和实用价值。
传承谱系及代表性人物
兴化传统木船制造技艺所能查考的代表性人物主要有:清朝同治年间的周国贵,清朝光绪年间的周宏才,民国初期的周福友。兴化传统木船制造技艺当今代表性人物是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周永干。
目前保护情况
为了保护兴化传统木船制造技艺,兴化市文化部门与竹泓镇政府专门成立了木船制造技艺保护领导小组。镇财政每年都在预算外支出中专门安排 3—5 万元资金 ,用于木船制造技艺的研究和保护工作。竹泓镇政府还和兴化市文化馆牵头,以木船制作骨干艺人为主,成立了竹泓木船制作传统工艺协会 , 培养新一代工匠艺人,并对木船生产工艺、生产环境和场地、生产工具等进行重点保护。筹建竹泓船文化博物馆的计划也正在落实之中。
骨架
船体内用以承受各种负荷,支承壳板并保证船体强度和刚度的支架结构。主要由肋骨、脚梁、面梁、隔舱板等横向构件组成,要求使用硬质杂木。较大木船还设压筋等纵向骨材。各骨架构件之间以及骨架与壳板的连接处用钉锔或螺栓紧固。
肋骨
俗称拐子。木船两舷内壁的竖立骨材。须做成与舷壁相应的弧度或用天然曲材加工。断面呈方形或长方形,外缘与两舷壳板紧贴,左右对称设置,上抵甲板,下接脚梁两端。用以加强两舷壳板的整体性,保证船体横向强度,并支承甲板。肋骨间距视壳板厚薄、船体局部强度要求和航道条件而定,一般为50-80 厘米。有的小船只设隔舱板,不设肋骨。
肘梁
又称帮肋。某些较大木船货舱内与肋骨靠连的横向竖板。每隔二、三档肋骨设置一块,左右对称,宽度不超出舱口垂线,下抵脚梁,上缘支承舷甲板和舱口围板。
脚梁
沿船宽方向紧贴底板上缘的骨材。断面呈矩形,左右两端与肋骨的下端连接,是骨架的底层基础和保证船底横向强度与局部强度的主要构件。
桅脚梁
桅舱底部支承桅底座的前后两根强力脚梁。前一根俗称对子梁,后一根俗称包袱梁。比其他脚梁厚一倍以上。除起脚梁作用外,并承受桅底座传递来的全部压力。
隔舱板
又称满梁、堵板。木船舱内由多块厚板拼合的横向竖壁。厚于底板而薄于脚梁。下抵底板或脚梁,上抵面梁,左右与两舷内壁连接。用以保证船体横向强度和抗扭刚性,支承面梁,并分隔舱室。隔舱板一般都是水密的,能承受破舱时的静水压力,增强船体的抗沉性。宋代有梅船设置水密横舱壁的记载。货舱隔舱板间距要适当,过密不利于装卸。解放后,改良木船的船体结构,都趋向于在保证横向强度的前提下,减少货舱隔舱板,代之以半隔舱板或增设肋骨。
桅满梁
桅舱后隔舱板。下抵底板或桅脚梁,上承桅面梁,承受主桅的后倾压力,比一般隔舱板厚,拼合强度也要求高。大型木帆船桅满梁常用榫合法,以增加拼合强度,并加舱壁扶强材。
舱壁扶强材
俗称堵尺。大型木船竖贴在隔舱板一面的方木或型钢。每道隔舱板设一、二根,用以加强隔舱板的整体性,增加其承受竖向和纵向压力的强度。
纵隔舱板
有些大型木船在首尖舱沿纵中线设置的一道隔舱板。后抵首尖舱的横隔舱板,前缘抵搪浪板。主要是加强前搪浪板的强度
半隔舱板又称半梁。木船货舱内的横向矮竖壁。下抵底板或脚梁,左右连接肋骨。高度为隔舱板的1/2-1/3,一般与两舷托水臘相平。顶端有的呈水平,有的中间呈下凹形,俗称“元宝梁”。半隔舱板既能适当加强船体横向强度,又不大妨碍货物装卸。
面梁
又称梁头。隔舱板上面的横向厚板梁。两端抵舷边与口根紧固,是保证舱面横向强度的重要构件。几道面梁还分别兼有它的独特作用,如:前面梁供设置系缆桩或头桅,桅面梁固定主桅位置,舵面梁承受舵的重量,楼子下面的面梁是上层建筑的基础。
桅面梁
主桅后侧桅满梁上的一道强力面梁。在面梁朝船首方向的中点处开有凹口,称桅门,宽度以能穿过桅和桅夹为准。凹口的左右缘有凸榫,与桅夹的方孔吻合,以使桅夹固定。
底压筋
又称龙筋。大型木船舱底的纵向加强骨材。平行设置1-3道不等,左右对称,贯通首尾,紧压在各道脚梁上,用以增加船底纵向强度。其设在左右两舭部的,称舭压筋
边压筋大型木船两舷壳板内侧的纵向加强骨材。平行设置1-3道不等,左右对称,贯通首尾,紧贴肋骨,用以增加舷侧纵向强度。其设在舷边甲板下缘的,称口压筋。
首压筋
大型木船紧贴前搪浪板内侧的纵向骨材。根据首部宽度左右对称设置1-5 根。下端抵前脚梁,上端在首尖舱上与封头板相连。是保证前搪浪板纵向强度的加强材。有的船在首压筋上面,还增设一至数道横向压筋。
尾压筋
大型木船紧贴在后搪浪板内侧的纵向骨材。参见“首压筋”
首护筋
又称护头筋。较大木船紧贴在前搪浪板外面的纵向护木。一般平行设置4根,
上至封头板,下抵空载水线,用以加强前搪浪板,碰撞时起垫护作用。
首柱
尖形船首和“T”形船首木船首端的一根强力骨材。下自主龙骨前端起;沿首部中纵剖线上升至首尖或封头板。首部两侧的壳板向纵中线靠拢与首柱连接。首柱处于船体最前端,承受水压力、波浪冲击力和外部碰撞力,强度要求高。
托梁
较大木船承托在甲板下面的横向和纵向析梁。用以加强甲板的负荷能力。有的木质甲板驳的舱面甲板下设有可拆式纵托梁。
立柱
跨径较大的托梁下面的支柱。下端抵底压筋或脚梁。作用是将托梁所受的力传递到船底,以保证船体结构的竖向强度。
Copyright © 兴化市楚风木船制造有限公司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3018356号-3